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308

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广东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2010年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科技部、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多年的建设,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推荐和专家论证,科技部于20181月正式批准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成立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国家实验室已建成实验室面积15000平方米,总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购置了开展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仪器,包括500兆的超导核磁、高分辨质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MALDI-TOFTOF仪、X-光衍射仪、共聚焦、双光子共聚焦、流式细胞仪和药物筛选平台等。搭建了肿瘤生物学、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合成药物化学、肿瘤转化医学等相关研究平台,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极具创新活力的优秀科研团队。实验室主任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震教授,常务副主任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蒋宇扬教授。

研究目标:

实验室将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普惠我国人民健康的战略需求,针对广东地区高发肿瘤鼻咽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四个抗癌药物研发为导向,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解决肿瘤防治研究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为“靶向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具有以化学基因组学为基础、交叉学科为特色的“肿瘤生物学-基于结构的计算化学-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肿瘤转化医学”综合性研究体系,成为抗肿瘤新药原创性成果转移转化的源头,实现广东地区抗癌药物研发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广东省和深圳市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1)肿瘤化学基因组学的前沿方法和技术;

2)肿瘤致病机制及靶标和标志物;

3)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评价。

实验室建设现状及研究成果:

实验室目前已建立了肿瘤新靶标、新机制、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化学基因组学核心技术的研究体系,建设了化学探针与疾病分子机制、结构与计算化学生物学、活性先导设计合成与肿瘤筛选和网络分析的平台。近五年来,在抗肿瘤研究的化学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组部外专千人计划项目等在内的9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达4.5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项,“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一项,省部级奖项二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0项,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千篇篇。

实验室今后将继续围绕广东地区高发肿瘤构建并完善相关研究平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并组建相关研究团队,通过相关的国际国内合作,开展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药物研究链,建立基于“精准治疗”的肿瘤药物研究平台,力争取得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

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2014年,经科技部研究论证于20181月正式获批成立。目前实验室主任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震教授,常务副主任:蒋宇扬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教授。实验室在不断建设与完善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65人的研究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2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杰青1人,南粤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珠江计划引进领军人才1,广东省特支人才1,深圳市鹏城学者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教授18人,副教授29人。

实验室将利用现代化学基因组学手段来揭示肿瘤细胞命运的调控规律,探索肿瘤细胞命运的“外源”化学调控途径,围绕广东地区高发肿瘤鼻咽癌、肝癌、肺癌和乳腺癌构建并完善相关研究平台,开展化学探针与疾病分子机制、结构与计算化学生物学、活性先导物设计合成与肿瘤筛选和网络分析等的原创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建立基于“精准治疗”的肿瘤药物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一、肿瘤化学基因组学的前沿方法和技术;二、肿瘤致病机制及靶标和标志物;三、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评价。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