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HE师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发布者:iBHE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2025424-27日,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在重庆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其中,第17分会场“检测技术与仪器装备”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邢新会教授主持,iBHE师生代表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检测技术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产业化实践。  


邢新会教授主持分会,聚焦技术前沿与产业应用

邢新会教授在分会开场致辞中强调,检测技术与仪器装备是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驱动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该分会场聚焦技术革新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报告亮点:技术革新与跨界融合

分会议程涵盖智能传感、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等热点领域,多场报告亮点纷呈:张学记教授(深圳大学)以“可穿戴智能传感:人类的感知变革”为题,展望柔性电子技术在医疗监测中的颠覆性应用;林金明教授(清华大学)从“微流控凝胶微球制备方法研究与应用”切入,探讨微流控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创新应用。除此以外,来自厦门万泰沧海、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装备、北京信立方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安捷伦科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福立仪器等单位的代表,分别围绕生物医药工艺优化、科学仪器数字化、在线色谱技术、新能源检测装备等方向,展示了前沿技术产品与产业化解决方案。


产学深度对话,共谋技术突破

最后,会议聚焦“产学研全链条痛点及装备需求”,邢新会教授与企业家、学者共议技术转化难题,呼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iBHE团队表示,未来将依托清华学科平台,深化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检测技术在智能装备、高通量筛选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iBHE教师分享前沿研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iBHE教师团队在本次年会中分享了科研进展:张灿阳教授以“功能可容微针设计与疾病检测”为题,提出微针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创新解决方案;马少华教授围绕“类器官合成生物技术与药物研发”,探讨类器官模型在药物筛选中的高效应用;高丹教授分享“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为快速检测提供工程化思路。三位教师的报告充分体现了iBHE在生物医药与工程交叉领域的学科优势,获得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iBHE学子研学实践,拓宽学术视野

多名iBHE学子全程参与会议,积极与行业大咖互动交流。同学们表示,此次参会不仅深化了对前沿技术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科研与产业联动的必要性。一位同学感慨:“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落地,每一步都需要工程思维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这为我们未来的科研方向提供了重要启发。”




本次分会场汇聚了学界与产业界的智慧火花,为检测技术与仪器装备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iBHE师生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进一步明确了创新使命。未来,iBHE将持续深耕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文案 | 萧彤

审核:陈超群、耿洪亚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