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扬红色基因,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代表团赴井冈山开展联学共建与科技合作活动

发布者:iBHE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0

2025710—12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主持工作院长邢新会和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张灿阳率十余位教师及企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深入革命摇篮井冈山,在科技部帮扶团协调支持下,开展为期三天的联学共建与科技合作考察活动。此行旨在通过缅怀先烈、实地调研、深度座谈等方式,深入学习红色革命传统,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并探寻科技赋能革命老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井冈山市委副书记颜卓洲,井冈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胡晓明及市科技局负责同志等分别陪同我院调研。


代表团在北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

代表团在黄洋界学习革命历史


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


在胡晓明副书记、市科技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我院代表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开启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的联学共建之旅。代表团前往北山烈士陵园,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敬献花圈,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登上黄洋界,感受“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壮烈历史;参观大井毛主席旧居,追寻伟人足迹;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学习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和井冈山精神。一系列的联学共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同志们对井冈山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坚定了以科技报国、助力老区发展的决心。


代表团深入一线开展相关产业调研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党支部坚持“党研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促进高水平科研和成果转化。在此次活动中,代表团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还深入产业一线调研,开展科技合作洽谈,以务实的作风践行初心使命。代表团先后考察了华宝珍稀水产与坪洋珍稀水产两家单位的大鲵养殖基地,详细了解了养殖技术、产业规模、面临的技术瓶颈及未来发展需求;走访了井冈山市井之绿特产有限公司,调研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市场开发现状及红米南瓜等特色作物的深加工潜力;考察了长古岭林场,调研灵芝、岗梅、草珊瑚种植与南方红豆杉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并调研了井冈山茶产业科技转化情况和农业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


科技赋能产业振兴座谈会


作为本次联学共建和产业调研活动的重要环节,10日下午,“科技赋能产业振兴座谈会”在井冈山党政大楼举行。座谈会由胡晓明同志主持。颜卓洲同志发表了致辞,表达了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开展多层面合作的热切期待。邢新会介绍了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科研成果,结合产学研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展示了研究院在挖掘农业资源功能价值方面的初步成果,并提出了结合井冈山本土特色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规划。邢新会表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将带着井冈山精神的洗礼,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助力井冈山探索一条科技驱动、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新路。


座谈会上,井冈山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相关同志分别介绍了大鲵产业、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成效、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对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平台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多家企业代表现场提出了具体技术难题与合作期望。张灿阳等与会教师也分享了具体技术成果,积极回应了企业代表的合作需求。与会人员深入研讨,形成了诸多共识,包括:针对井冈山特色生物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加速共建产学研平台、联合实验室及中试/产业化基地,通过实践基地、工作站、联合培养等多模式,为井冈山培育科研技术骨干队伍等,推动井冈山特色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本次联学共建与科技合作考察活动内容务实、成果丰硕。参加活动的同志纷纷表示,此次井冈山联建联学活动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井冈山红色革命摇篮和绿色生态资源“红绿辉映”的特色,为以党建促进院地全方位一体化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同志们更加坚定了将前沿科技应用于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期待早日将合作蓝图转化为助力老区产业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


文、摄影:山海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