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井冈山大鲵的附加值?怎样形成特色产业链条?……近日,在科技部帮扶团积极对接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邢新会教授率十余位专家组成的团队及相关科技企业,就推动井冈山大鲵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助力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开发、产业化转化,前往井冈山调研。
据介绍,井冈山独特的地理气候与纯净水源,为大鲵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也使其成为井冈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井冈山大鲵医药健康价值挖掘不深,精深加工产品少,未进一步释放经济效益。
此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团队先后调研了茅坪镇华宝和坪洋珍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大鲵养殖基地,详细了解当地大鲵养殖技术、产业规模、面临的技术瓶颈及未来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团队的大鲵全组分开发与活性肽生物制造技术,为高附加值开发提供前瞻性、针对性的建议,为井冈山大鲵这一特色产业致富路规划新路径。
在“科技赋能产业振兴”座谈会上,清华专家与井冈山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当地企业面对面,围绕大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交流。
“我们在医药健康工程等领域有着突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优势。目前我们已从大鲵中提取出具有降尿酸、降血糖、免疫调节等功能的活性多肽,投入中试生产。”邢新会表示,将结合井冈山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科研优势与井冈山的特色资源优势,以大鲵蛋白精深加工为基础,在探索建立中试生产基地、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对接大湾区产学研网络等方面开展合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创新技术转化落地,共同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