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应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邀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法比安·基斯林(Fabian Kiessling)教授和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孟幻研究员做客iBHE第87期健康工程论坛。本次论坛由iBHE副院长张灿阳副教授主持。
Fabian Kiessling教授作学术报告
Fabian Kiessling教授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2008年,就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放射学及医学物理学部门。同时,他还在海德堡大学进行了临床培训,并获得了放射科医生的资格认证。2016年担任了WMIC的项目主席,并于2023年担任了欧洲分子成像学会的主席。自2019年以来,一直是科睿唯安高被引研究人员。自2008年以来,他带领亚琛工业大学实验分子成像研究所团队开发新型诊断探针和成像工具,以实现疾病特异性的诊断和疗法监测。
Fabian Kiessling教授报告主题为“纳米医学中的图像引导应用”,内容主要为基于图像的治疗方法将诊断和治疗融合在一起。该方法能更好地预先筛选适合接受治疗的病人,并在治疗过程中更有效地评估治疗效果。这种方法还能够利用微环境中的物理或药理协同治疗手段来突破生物屏障。在本次报告中,Fabian Kiessling教授展示了如何利用组织学分析来预测肿瘤对纳米医学治疗的响应,以及微气泡辅助的超分辨率超声成像如何帮助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响应清况,进一步展示了声波穿孔技术在将mRNA和药物递送至肿瘤中不同组织区域以及增强肿瘤对治疗性脂质体响应方面的应用工作。此外,报告展示了其研究团队如何设计生物混合组织工程血管植入物以及心脏瓣膜,以及纳米颗粒的融入和分子成像如何有助于监测支架的降解和移植后的重塑。
孟幻教授作学术报告
孟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药学专业学士和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副教授,并在琼森综合癌症中心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任教。孟幻2021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纳米医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毒理学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长期聚焦于多功能纳米载体的安全设计,包括合成或天然脂质双层涂层、高药物负载、自组装、循环稳定性、按需递送功能定位以及成像等,已在《化学研究评述》(Acc. Chem. Res.)、《自然-通讯》(Nat. Commun.)、《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总被引用次2.3万余次,H因子66,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孟幻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通过增强跨细胞转运和保留(ETR)效应实现高效药物递送”。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数十年来一直是解释纳米粒子进入肿瘤的经典框架,但其效率在不同肿瘤类型中差异很大。尤其是对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等具有致密基质结构的肿瘤,有限的血管渗透限制了纳米粒子的外渗和肿瘤内的聚集,显著降低了其治疗效果。基于此,孟幻研究员研究团队提出增强跨吞噬和滞留效应(ETR)作为一种补充机制。 ETR利用活跃的血管内皮跨胞吞作用,使纳米粒子能够穿过完整的肿瘤血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药物学、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策略可以上调跨胞吞作用,为在那些对基于EPR的方法具有抵抗力的癌症中实现纳米药物递送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健康工程论坛由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匠心打造,旨在搭建一个高效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校师生与高水平专家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增强在健康工程领域关键学术问题上的探讨力度,激发新的科研灵感与合作契机。
活动现场
赠送健康工程论坛纪念牌
活动合影
图、文:陈春凤
审核:陈超群、耿洪亚